很快,我们就升入了二年级。
那年4开学前,我和妹妹都相继生病住院了,我们看病花完了家里所有的钱。开学时,家里实在拿不出一块五毛钱的学费,我只好落寞的待在家里,不敢去学校。心里难过极了。晚上躲在被窝里偷偷哭泣。终于有一天,老师让一个孩子到我们家来,叫我去上学,说学费以后再说。那一刻,我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了。我又可以上学了!一种失而复得的快乐感久久在心头围绕。 这一年,我们教室搬到了村中的一孔窑洞里,桌凳都没变。老师换了,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。瘦高个,眼睛特别大,喉结很突出。是本村的,据说有十多年教龄了,还是语文数学都教。他教学极认真负责,从不马虎。这一年里,我学到了很多东西。 记得他教我们珠算,背很难背的珠算口诀,什么一上四去五、二上三去五、三上二去五等等。他上课的时候,教室里很静,谁稍微有点小动作,他就会瞪大了他那双特大的眼睛,这双眼睛一下子就白多黑少了,摄人魂魄,做小动作的同学就吓得再也不敢动了。他讲课时喉结总是随着他的说话在上下滚动,知识的水滴就汇成涓涓细流,流入了我们的心田。 学珠算自然要算盘,当年我为了向父母要算盘,我哭了好几回。在那个每花一分钱都要好好计划的年代里,买算盘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算盘买回来了,我自然格外珍惜。每天练习的很勤奋。不久,就能把算盘打得啪啪响而不出任何差错。也因此受到了许多夸奖,村里一些邻居只要看到我背上算盘去上学或放学时,总会让我给他们打一打,并且赞不绝口。那时的我很有成就感。 记得那年县上统考,我们去中心学校去考的。考完后不久,老师在班里表扬了我,先表扬后批评。表扬是因为我数学在县里考了很不错的成绩。记得老师当时满眼笑意,两只大眼睛弯成了好看的弧形,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我,一直到讲完那些表扬的话,我心里激动无比,脸红彤彤的发烫。可接着老师马上一脸嗔怪的看着我,圆睁着他那双大眼睛,露出许多眼白说:“你怎么那么慌呢,竟然把名字写错了,把“侠”字写成了“们”字!”我的脸就更红更烫了,可心里还是高兴要多一点的。 那时我们开始上体育课和美术课,我因为腿疼的关系不喜欢体育,却极喜欢美术。老师拿起粉笔在那个横靠在墙上的木板黑板上,手动几下就能画出一个物件来,而且惟妙惟肖。我模仿着老师一遍又一遍的画着,始终觉得不如老师画的好。很快就要给画涂色了,于是又需要彩色蜡笔,八分钱一盒蜡笔,我不敢跟母亲要,也我不想给家里本来就拮据的生活再加负担。有一天晚上,我竟然做梦梦见捡到一盒蜡笔,梦里的那种兴奋感至今还记得。可一觉醒来,还是失落,绘画课仍然要借同学的蜡笔,条件是要让他抄我的作业。因为那时我们刚接触造句,我提起造句就兴奋,觉得许多美好的句子就在心里乱蹦,而很多同学提起来却发愁。就是在那时,我学会了画蓝天白云、学会了画萝卜白菜等,觉得极其有趣。 那时我们没有什么零食,用作乐趣的是洋葱和红辣椒面。记得一个班里最活泼的女同学肖英英时常拿一个洋葱来,剥成片,包在衣襟上使劲拧,拧出辛辣的水分后就吃了。有时也会分给大家吃。在当时,觉得那时很好吃的美食呢。也有许多同学把家里的红辣椒面用纸包起来,放点盐拿到学校来,想吃的时候用舌尖轻轻点一下,辣的吸吸气,感觉极刺激。这些“美食”我们午休起来吃,下课也吃,吃了提神醒脑,现在想起来那种味道还直穿口鼻呢。 这一年我的生活突然就丰富了,世界在我眼里也丰盈了,我们也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。那位说话时喉结微动,大眼睛的男老师,我终生难忘。遗憾的是他在几年前已经隐患癌症离世了。我们会永远怀念他! 三年级的时候,我们终于到离村子一公里路的正式学校---下高埝小学去上学了。第一次听着铃声上下课(以前没有铃声,老师累了就休息,过一会喊一声就上课了),跟着喇叭的音乐声做操,第一次见了手风琴,也正式有了政治、音乐课,认识了几个优秀的老师,受到了许多新的教益,生活的画卷又一次变得开阔了。
小学三四五年级的生活,除了经济上依然贫困外,与现在的小学生活没有了太大的差别。班主任仍旧是本村人。他打人很厉害,揪耳朵、扇耳光,用脚踹。只是没打过我。那时候同学之间相处还很不错。我的前座和后座两位男生家里条件都很不错,有不少小人书。我也因此时常能有小人书看。代价就是要让他们抄作业。那时我看过了《小兵张嘎》、《洪湖赤卫队》、《卖花姑娘》等许多好看的小人书。给童年留下了不同的色彩。 难过的是,前几年其中一个已经因病去世了。当我知道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。我心里难过了很久很久。我会永远怀念他,怀念那最初的温暖情谊。我由于性格懦弱,后来又被安排和班里最凶的男孩子坐。也因此而受过不少不公正对待。在此不想赘述。 小学阶段印象深刻的,是我们五年级的时候,多了一位专门教数学的老师。姓李,瘦高个,长脸。稀疏的头发向后梳成背楼,夹杂有白发。他教学及其认真,对我们要求也很严格。每次的作业都批改的很仔细,谁作业有问题他会给单独讲解,直到解决为止。他很公正,也很爱孩子们,从不打骂孩子们。交上去的作业本,批改很仔细。每次发作业本,最期待看到后面红笔写的一个潇洒的“优”字,那时心里比吃了蜜糖还甜。老师如果发现有同学的作业本开页了,会用订书机整齐的钉起来。以至于后来参加工作后,我也沿袭了他的许多习惯,包括给孩子们修订本子。他是小学期间我们全班同学最敬佩的老师。
1980年,我们小学业了。那年我们村已经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,结束了吃不饱穿不暖的苦难生活。渐渐地,我们一家人在父母的带领下,用勤劳的双手,在责任田里披星戴月,辛勤耕作。种麦子、玉米、黄豆、棉花等作物,除了吃饱穿暖之外,我们上学、买学习用具,再也不用为钱那么发愁了。 这么多年过去了,我对童年生活依然记忆犹新,那学校、那村庄、那些与苦难交织着的往事,仍然如过电影一样时常一幕幕浮现在我脑海里。正是这些经历和磨难,教会了我隐忍、宽容、勤奋和珍惜,成为我成长历程中一笔宝贵的财富。我感谢那些曾经在苦难中给予我帮助和鼓励的人,永远还念那些曾经给予我教益的人,他们将与往事一起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。 
扫码关注我们
|